高清免费AV片在线观看,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视频,亚洲AV电影一区二区在线秋霞网

  >  資訊 > 接近“腰斬”!儲能行業打響價格戰,如何穿越周期?
接近“腰斬”!儲能行業打響價格戰,如何穿越周期? 2023-12-18 14:38:33

摘要:12月14日,由高工儲能、高工產業研究院主辦的2023高工儲能年會在深圳舉辦。

12月14日,由高工儲能、高工產業研究院主辦的2023高工儲能年會在深圳舉辦。高工儲能董事長張小飛表示,“擴張、過剩、出清、洗牌、淘汰”是動力電池周期性規律,儲能也已經出現了上述周期性規律。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統計,從年初至今,儲能電芯價格已經對半折,儲能系統價格也幾乎腰斬。國聯證券研報表示,價格戰后儲能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早期通過渠道復用率先出海的廠商或將打造更強技術壁壘。

 

儲能產業打響價格戰

 

12月4日上午,中核匯能有限公司2023—2024年度儲能集中采購開標,其中5GWh磷酸鐵鋰儲能系統標段共吸引了68家企業投標,最低報價為0.638元/Wh,價格再創新低。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此前統計,電芯方面,截至2023年10月,以主流的280Ah大容量電芯為例,廠家報價在0.47—0.6元/Wh左右,相比年初電芯價格下跌幅度超過30%。系統方面,截至2023年10月,1h、2h、4h時長儲能系統設備均價為1.12元/Wh、0.9元/Wh和0.85元/Wh,相比年初價格下降幅度超過30%。而近兩個月,無論是儲能電芯還是儲能系統,價格均進一步下跌。

 

張小飛預警稱,全球儲能大時代到來,伴隨而來的是儲能行業進入周期性發展階段。未來或將“剩者為王”,企業要綁定核心客戶,謹慎擴產布局,減少不必要開支,保持現金流。行業不要“惡向膽邊生”,應專注核心技術,做好未來2年的技術儲備及資金儲備。

 

欣旺達能源科技總裁李章溢表示,儲能產業增長趨勢確定,但也面臨賽道玩家激增、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安全事故頻發等問題。他認為,儲能行業發展存在周期定律,需要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看待當下行業困局。企業應保持行業初心,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堅守技術創新及品質安全兩大核心要素,堅持長期主義發展路線。

 

天合儲能總裁孫偉稱:“‘內卷’其實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一件好事,比如將資金、人才‘卷’到這個領域。光伏的輝煌就是最好的例證。目前中國光伏已經在全球形成(優勢),未來儲能亦有望實現同樣的發展規模。”

 

海辰儲能聯合創始人總裁王鵬程表示,儲能行業正處于迷茫期和震蕩期。海辰儲能堅持以“長期主義”的視角來看待儲能產業的發展,堅持“滿足用戶需求比贏得競爭更偉大”的理念,在越“卷”的時候,要有信心成為一道光照向別人。為此,海辰儲能將分“三步走”:第一步:讓儲能電池足夠便宜;第二步:讓儲能終端足夠安全可靠;第三步:讓綠色能源足夠便捷普惠。

 

智佳能營銷中心總經理何林奇表示,儲能行業競爭加劇,已進入白熱化階段,裝備企業也在持續“內卷”。對此,智佳能重點關注三個方面:第一是設備的降本和升級;第二是助力鋰電產線建設過程的成本降低和調試加速;第三是長期賦能電池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成本降低。

 

儲能出海成重要方向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11月,我國動力和儲能電池合計銷量為84.2GWh,環比增長12.3%。其中,儲能電池銷量為16GWh,占比19.1%,環比增長15.1%,銷量增速快于動力電池。

 

在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之下,出海已成為儲能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張小飛表示,從2022年到2024年中美歐裝機量及預測來看,全球儲能正在邁入大時代。而從2019年到2026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格局來看,中國實際上已經開啟了全球儲能時代。

 

平安證券研報表示,大儲方面,盡管國內需求高速成長,但參與者增加和供給端競爭加劇的問題日趨凸顯,2023年儲能系統招標價格持續走低,國內大儲業務未來盈利水平預期不明朗。戶儲方面,歐洲氣價回落和高利率導致戶儲需求走弱,同時戶儲前期庫存積壓問題凸顯,2023年下半年以來戶儲企業業績明顯承壓。

 

平安證券認為,在儲能方面,國內大儲競爭白熱化,海外大儲格局相對較好、盈利水平明顯更優,已經在海外大儲市場拓展方面取得突破的國內儲能集成商有望持續受益于海外大儲的高成長和高盈利水平。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11月我國動力和儲能電池合計出口17.9GWh,環比增長23.3%,占當月銷量21.3%。

 

目前在全球儲能市場,中國企業已占有一席之地。10月30日,全球能源資訊公司Wood Mackenzie發布了2022年全球電池儲能系統(BESS)集成商市場份額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前五名BESS集成商出貨量占總出貨量的62%。

 

排名全球第一的是陽光電源,占據16%市場份額,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登頂。緊隨其后的是美國儲能系統集成商Fluence和特斯拉,各占據1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和第五名的分別是比亞迪和華為,各占9%市場份額。

 

可以看到,全球排名前五的BESS集成商中有三家都是中國企業。而從亞太地區來看,中國BESS集成商已占據86%的市場份額。

 

國聯證券研報表示,價格戰后儲能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早期通過渠道復用率先出海的廠商或將打造更強技術壁壘,一方面于國內價格戰期間可通過出口訂單獲得較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隨著行業出清,有望憑借國內市場化交易的完善和自身預測能力的提升共振,獲取更高市場份額。

 

多重動力驅動儲能行業業績改善

 

近年來,儲能行業利好政策頻出,加速行業發展。

 

去年年初,《“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新型儲能將步入規?;l展階段,到2030年,新型儲能將進入全面市場化發展。

 

3月底,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指出將提升用戶側分布式電源與新型儲能資源智能高效配置與運行優化控制水平。

 

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發布《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其中將“加強儲能規?;季謶皿w系建設”納入發展重點任務。

 

從業績上看,今年三季度儲能行業業績持續改善。據海通國際研報統計,2023年三季度儲能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856.44億元,同比增長13.49%;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83.02億元,同比增長11.76%。從毛利率上看,三季度儲能行業平均毛利率為23.56%,同比增加3.56個百分點。

 

海通國際認為,在光伏風電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儲能提升電網運行安全和穩定性的作用日益凸顯,政策層面的支持和產業鏈中電池等環節的持續降本有望推動行業持續增長。近年來隨著行業高速發展,新公司涌入較多,而龍頭公司在成本、規模和產品品質上更加優勢,有望在新一輪的行業周期中勝出。(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