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超:中國石油企業國際化經營已步入優化發展階段
2016-09-14 14:24:33
摘要:12日,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主辦,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戰略支持的“北大央企論壇”在北京大學召開。
中新網9月14日電12日,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主辦,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戰略支持的“北大央企論壇”在北京大學召開。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媒體代表齊聚,以“一帶一路上的能源戰略”為主題,探究能源企業發展與國家整體戰略之間的獨特淵源,揭秘最真實的央企海外之路,解析一帶一路建設中能源企業能為、敢為與難為之處。
論壇上,針對中國石油企業在海外發展的歷程,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投資環境研究所美洲研究室主任朱穎超認為,中國石油企業國際化經營步入了一個完善戰略布點、優化布局、不斷提升海外業務發展的質量效益的階段。
朱穎超表示,自1993年我們國家由石油凈出口轉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中國的石油企業猶如星星之火,到現在的23年時間內已成燎原之勢。中國石油企業經過探索起步、基礎發展、快速發展、優化發展四個階段后,已經形成了美洲、中東、中亞、非洲及亞太五大合作區,中哈、中亞、中俄、中緬四大跨國油氣戰略通道和集貿易、加工、倉儲為一體三大運營中心的格局。
而中國石油企業在海在海外進行跨國投資和運營時也會面臨一些業務特點,據朱穎超介紹,業務特點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首先就是多樣性,不僅僅是合同模式的多樣性,還包括合作伙伴結構復雜的多樣性。中國石油企業在海外進行合作是跟國外的政府和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聯合組成公司一起來運營項目,不同的項目中占的不同的權益在作業和項目管理中的話語權不一樣,管理方式和運營策略也不一樣;其次就是時效性,新項目機會稍縱即逝,無論是東道國政府對外招標,還是油氣資產收購和公司并購,都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把握機會、快速反映、果斷決策;第三是高標準的人員素質和運營管理國家化;第四是由于國外環境的惡劣性帶來的高風險;最后則是因為項目公司由多方組成的聯合作業公司形成的多元化特點。
同時,朱穎超還在論壇上介紹了中國石油企業實施跨國經營運作的一些模式,他表示,中國石油企業在海外始終堅持“忠誠、創業、求實、奉獻”的精神,運用全球化思維、差異化運作、專業化管理、一體化運作和本地化立足的模式,利用東道國屬性特征,不斷提升國際油氣合作水平,實現與當地利益相關者的互利共贏。《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