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免费AV片在线观看,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视频,亚洲AV电影一区二区在线秋霞网

  >  資訊 > 董明珠痛失“跑道” 收購銀隆失敗 手機尚未線下鋪貨
董明珠痛失“跑道” 收購銀隆失敗 手機尚未線下鋪貨 2016-11-20 10:24:34

摘要:11月16日晚間的一則公告暫時終結了她的“造車夢”,除此之外,董明珠曾聲稱“分分鐘滅掉小米”的格力手機目前也尚未在線下渠道鋪開。

\
  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近兩年的大手筆嘗試中,手機和新能源汽車是難以回避的亮點。
  但11月16日晚間的一則公告暫時終結了她的“造車夢”,除此之外,董明珠曾聲稱“分分鐘滅掉小米”的格力手機目前也尚未在線下渠道鋪開。在公告中,格力電器表示將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而在收購銀隆失敗后,格力新的“跑道”又在哪里?
  造車計劃擱淺
  在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近一個月后,一波三折的格力造車事件宣告擱淺。
  11月16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宣布收到珠海銀隆發出的書面告知函,被告知調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獲得珠海銀隆股東會的審議通過,珠海銀隆基于表決結果決定終止本次交易。鑒于此,公司決定終止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宜。格力電器同時承諾自公告之日起至少1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不過,格力與珠海銀隆的交集似乎并沒有結束。11月18日,針對珠海銀隆高層表示未來還將繼續與格力在儲能系統、智能裝備等領域開展合作的消息,格力電器市場部部長陳自立對《華夏時報》記者回應稱,從他個人角度來看格力與銀隆同在一個城市,產業又具有互補性,“可能銀隆有意愿進行合作,但要看合作方案,是否要合作取決于高層的決策。”
  今年3月,格力電器宣布欲收購珠海銀隆。8月18日,格力公布了收購方案,宣布擬作價130億元人民幣收購珠海銀隆100%的股權,同時還計劃增發100億元人民幣進行配套融資。
  盡管董明珠多次對外界表達過珠海銀隆是埋在沙子里的金子,但這樁收購從宣布起便一直遭遇質疑。10月28日,格力電器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的方案在臨時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相關的配套融資方案卻被否定。
  在這份被否決的融資方案中,格力電器宣布向格力集團、員工持股計劃等認購對象增發不超過97億元人民幣。其中董明珠個人出資9.37億元,占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39.52%,在增發完成后預計持有格力股份1.3%左右,將成為格力電器第四大股東。
  各方的反對并沒能改變董明珠收購珠海銀隆的想法。
  11月14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宣布確定調減或取消配套募集資金,同時將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股票發行定價基準日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調整。而董明珠在11月8日的對外活動中也表示,格力要做新能源汽車。
  但沒想到竟是銀隆不想賣了。資深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有可能是格力迫于公眾的壓力,將增發收購改為現金收購與增發相結合而現金比例偏高,不符合珠海銀隆股東之前的預期。
  手機只在線上賣
  除了汽車外,格力備受關注的多元化方向還有手機。
  11月18日,陳自立對記者表示,格力手機目前主要在格力商城、董明珠自媒體等線上渠道銷售。他解釋稱,沒有在線下渠道鋪開還是因為產能問題,因為要控制品質所以產能規模不大。他同時表示,格力會逐步擴大手機的產能供應。
  董明珠在10月28日舉行的臨時股東大會上也對產能問題有過解釋。
  她當時表示,一是出于對品質技術的控制,二是格力希望通過自己制造實現全自動化生產,“格力手機是自己研發、自己制造,拒絕到外面貼牌生產,所以這個對格力很艱難而且短期看不到效益。”
  “我們還是從長遠角度來考慮。所以為什么現在市場上貨買不著,不是買不著,而是我們還不太想公開賣。因為生產線是有限的,但是一旦成熟全面鋪開以后,格力就會向全國高速撒開。”她說。
  董明珠同時表態,“我們肯定會加快速度,但是不能盲目的快。像小米曾經瘋狂一時,我不希望有這樣一個簡單的銷售數據變化,而是要有一個內涵變化。”
  事實上,自從董明珠在2015年3月的一次演講中,對外宣布格力手機已經做出來后,格力手機一直被外界密切關注。董明珠也在多個場合,向外界推薦格力手機,并提出了很高的銷售目標。
  今年4月,董明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格力手機2代除了格力專賣店外,還會在一些商店銷售。此外,她還表示,手機芯片也在研發當中。
  但主營空調的格力涉足手機領域一直備受外界質疑。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格力此前的第一代手機定價1600元,一直處于內部銷售狀態。
  坦承空調增長空間不大
  格力在新能源汽車、手機等領域的不同嘗試,是格力向多元化進軍的一個縮影。
  董明珠此前已在10月28日的股東大會上將格力多元化的原因說得很明白。格力在空調領域已經超過了40%的份額,再有增長空間也不大了。她同時表示,格力從2011年的利潤6%到目前的13%也是盡力了。
  格力的三季報顯示,其前三季度的營收為824.29億元,比去年同期微增1.11%;格力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12.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82%。
  而對格力多元化的方向,她在5月19日的股東大會上強調,“格力將繼續以空調產業為支柱,大力開發新能源、生活電器、工業制品、模具和手機、自動化裝備等新興產業,將格力從單純的家電制造企業向裝備制造企業和新能源企業轉型,實現多元化穩健發展。”
  格力此前的多元化進展并不太順利。除了新能源汽車與手機外,格力還涉足了冰箱、洗衣機、生活家電等領域。但董明珠在10月28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的一席話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她對這些家電新業務的看法。
  她在說到銀隆車以后一定要打格力標志的時候,舉了一個例子,“你們去格力的展廳看洗衣機、冰箱都有,但是我統統不打格力,因為格力代表著高端的形象。”
  資深家電觀察人士洪仕斌此前曾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格力在家電全產業板塊,已經錯過了最佳的進入時間。格力最大的問題,是跑道被別人占了。他認為,格力進軍新能源汽車是另辟蹊徑,換一個全新的跑道。
  但劉步塵卻對記者表示,格力不可能再去收購珠海銀隆。在他看來,格力需要發力的是上游的模具和智能裝備產業。他認為,格力在這些上游產業本來就有積累,自己也能使用讓成本下降,但這這樣無法使格力在短期內快速增加營收。他預測格力在2017年還將有新的收購。
  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成為擺在董明珠面前“老生常談”的新問題。(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