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鋼聯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電池級的碳酸鋰市場均價為14 80萬元,正逼近氫氧化鋰(微粉)15萬元的市場均價。
在此之前,碳酸鋰因為供求關系相對氫氧化鋰較為緩和,盡管碳酸鋰的含鋰量高于氫氧化鋰,但仍然產生“價格倒掛”。而在氫氧化鋰產出的產品通常性能更為優異之下,碳酸鋰現貨價格“追平”,或意味著目前市場優先考慮貨源,鋰鹽供需進入“白熱化”階段。
供求緊張推高碳酸鋰價格
財聯社此前《行業觀察|還得漲?鹽湖提鋰入冬將遇減產 分析師:往年供應影響約5%》的報道指出,由于海拔較高、溫差較大、生產設施尚待完善等原因,冬季青藏鹽湖生產效率“遇冷”。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分析師曲音飛對此分析,具體至供應方面,以2020年的數據參考,冬季鹽湖減產對市場整體供應量影響為5%左右,下游需求持續增量,市場供應減少,對碳酸鋰價格利好支撐明顯。
在需求增加及供應有所減少之下,供需關系進一步緊張。卓創資訊分析師韓敏華分析稱,三季度初期,主力下游大廠紛紛入市商談原料長約供應,以鎖定貨源,市場流通貨源亦在減少,但特別到了9月初,碳酸鋰產品幾乎“一天一個價”,主要是因為廠家基本沒有庫存,而貿易商“捂盤惜售”,現貨市場由于貨源難找而成交量特別少。
財聯社記者獲悉,NCA及高鎳NCM主要使用氫氧化鋰,而磷酸鐵鋰則主要使用碳酸鋰,但也有技術工藝為液相法的德方納米,通過氫氧化鋰用以制備磷酸鐵鋰;中鎳三元材料則氫氧化鋰及碳酸鋰均可應用。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逼近”氫氧化鋰的原因,與新能源車銷量超出預期及鐵鋰“回潮”不無關系。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9月10日數據顯示,國內8月動力電池裝車量12.6GWh,環比增長11.2%,而此前預期環比持平。另外三元電池共計裝車5.3GWh,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7.2GWh,磷酸鐵鋰裝機再次超過三元電池。
而無論是碳酸鋰還是氫氧化鋰,國內主要鋰鹽上市公司今年下半年基本沒有新增產能。天齊鋰業(SZ:002466)“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一期工程,樂觀預計或需今年年底才投入運行。而國外智利SQM,其鋰化工產品現有產能為8.35萬噸/年,預計2021年產能達14.15萬噸/年。
鋰鹽供需進入“白熱化”階段
盡管含鋰量高于氫氧化鋰,但碳酸鋰因為供需緊張局勢弱于氫氧化鋰,仍然產生價格“倒掛”,甚至有工業級碳酸鋰制備氫氧化鋰的情況。
有分析人士對此表示,采用氫氧化鋰生產出的產品通常性能更為優異,如果價格反超,則不排除中鎳三元材料商改用氫氧化鋰。此外,碳酸鋰與氫氧化鋰失去價差,亦會出現部分廠家不再使用碳酸鋰制備氫氧化鋰。
上述人士進一步分析, 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追平”氫氧化鋰,意味著鋰鹽供需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在現貨難尋及需求大于供應之下,下游廠家不惜用氫氧化鋰的價格以購買碳酸鋰。
回歸到產能情況,財聯社記者統計截止今年8月底的數據顯示,全球主要鋰鹽廠的碳酸鋰現有產能為44.2萬噸,規劃產能約50萬噸;而氫氧化鋰現有產能為26.78萬噸,規劃產能為32.15萬噸。其中,國內A股上市公司中,贛鋒鋰業(SZ:002460)的碳酸鋰及氫氧化鋰現有產能最高,分別為4.05萬噸及8.1萬噸。(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