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國家核安全局體制發展的第五個階段
2018-03-14 10:44:38
摘要: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該方案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該方案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在這次組織部門機構的調整中,小編發現國家核安全局也在方案中漏了臉。只不過,國家核安全局本身沒有多大變化,只不過換了一個新上司,由原來掛牌在“環境保護部”下變為歸掛牌在新建的生態環境部下,迎來了國家核安全局體制發展的第五個階段。
下面我們就簡單看一下國家核安全局的歷史發展。
機構簡介
1998年機構改革,國家核安全局并入國家環保總局,設立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司(國家核安全局),負責全國的核安全、輻射安全、輻射環境管理的監管工作。2003年以后,國家環保總局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的牌子。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任國家核安全局局長。2008年3月國家環保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環境保護部副部長任國家核安全局局長。
歷史沿革:
歷史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制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核安全局的創建、核安全局的成熟、核安全局并入環境保護部(原國家環保總局)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國家核安全局的創建(1984—1989)
1984年10月成立國家核安全局,獨立客觀地進行民用核設施核安全監督。核安全局由國家科委代管,國家科委副主任任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具有獨立的人事、外事、財務權以及機關行政管理、基建后勤職能。
第二階段:國家核安全局的發展(1990—1998)
國家核安全局繼續由原國家科委代管,國家科委副主任任國家核安全局局長。保留獨立的人事、外事、財務權以及機關行政管理、基建后勤職能。
第三階段:國家核安全局并入國家環保總局(1998-2008)
第四階段:2008年3月國家環保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
第五階段:2018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設立生態環境部,不在保留環境保護部,而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北極星電力網 )